6月30日,由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、郑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、郑州市文化馆、郑州市档案馆等单位主办,联合国家级非遗超化吹歌、国家级非遗少林功夫和河南省非遗朱载堉古乐团以及郑州市非遗“晶石造器”团等四大非遗团队,共同举办的《华夏礼乐·大河正音》大型公益非遗音乐会在郑州大剧院歌舞剧院举行。我校文化与传播学院负责同志以及十余名同学代表应邀参加。
这场演出以世界文化名人、乐圣朱载堉为主人公,串联了中国九千年音乐发展史。朱载堉雅乐团复原了朱载堉作品中的雅乐文字谱,秉承“礼乐相和”的精神,融“歌”“乐”于一体,以有声的方式呈现沉寂在典籍中400多年的雅乐。演职人员采用编钟、编磬、古琴、萧、瑟、鼓、埙等中国传统乐器,呈现天籁之音,再现明朝时期歌乐的典雅与雍容。在本次演出中朱载堉雅乐团作为参演单位承担着繁重的演出任务,朱载堉纪念馆是文化与传播学院首个校外社会实践基地,由于演出的需要,文化与传播学院特选派八名优秀学生志愿者(杨冠龙、卢昌伦、张宽航、刘子锐、荆晨阳、王涵怡、黄嘉琪、吴仓汉)义务承担起华服仪仗队演出任务以及相关志愿者服务工作。为了保证演出质量,八名志愿者克服了期末复习时间紧迫的问题,积极投身到演出排练活动当中。
本次活动是基地签订之后的第一次合作,我校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节目演出和志愿者服务等沉浸式的体验,不仅增加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,还创新了合作机制,开拓了我校和文化事业合作的新路子,达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共同发展与提高。(文化与传播学院 原艳玲/文 李莉/审核)
演职人员排练中
文化与传播学院师生合影
活动演出人员合影